默认分类

《效法YS的服侍》

最近,工作上有些乏力。巨大的拉扯感来自方方面面,团队内部的,自己对现有工作的认可,还有服务对象的......有时,会需要咬着牙,闭上眼,才能往前冲一冲。上周,和一位一直在关心和陪伴我们团队的一位老师交流,来自他的一些睿智而又见地的言语有帮助我以不同于以往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现在的团队和人生的意义,大受启发,也很自然地得到力量和方法去学习如何校对自己的眼光,及以积极且是欣赏的眼光来应对现在团队的变化。刚刚觉得自己的状态有所回转,这周一还没到工作的地方,就接到消息,有孩子的病情发生变化,又是迎着来自家长和孩子如同强风暴雨般的情绪,陪伴她们去经历看到令人忐忑检查结果后的这段路程。

因为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来自我们的许多想法、计划、建议就不仅仅是单向道地输出,是双方一起的同行。中间,会需要聆听,需要感同身受,需要为正在经历巨大挣扎的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可以自由抒发感受的舒适空间。当情绪得到充分地释放,所面对的困难逐渐清晰,恐惧惊吓的阴影散去,之前看起来再难的局面,不知不觉间也能继续往前面对。实际上,往前迈出的这一步,于未亲身经历的人是理论上的简单一步,于亲身经历的人确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若非有真正的爱陪伴,没有人想去面对人人都必经历的死亡。单是远远望见死亡的威势,已经是不愿意,宁愿躲避,宁愿蜷缩在一角。有人将这个过程叫做“直视骄阳”,这个比喻将死亡比作骄阳,骄阳即正午让人不敢正面凝视的太阳。多少人本能地愿意主动凝视炽热的太阳呢?若我们更多叩问我们自己,我们便不会轻视正在经历过程的人们的软弱,因为我们也是一样地软弱。所谓的有信心,也是要经历火一般地试炼,才能显出其是真实且纯粹。

————————
既然经历其中的人已是如此不易,我们也同样是面对如此软弱的人,那我们为何会有力量来做这样的工作?这个问题真实地回荡在我的脑海,因有些的场景中的无力、绝望、无助,也会烙印在我的心中。因为年初的时候新买了这本书,便读了起来。有些地方非常的有启发,也是安慰,在此做一些书摘:

  • 有许多难以处理的情况,都源于坏习惯、恶劣的人际关系和人的抗拒,我们需要很委身,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在这个没有耐性的世代中,有些人面对上述情况时,宁愿宣告JD得胜搅扰的污鬼;却没有耐性去改变现状...我们需要懂得分辨。
  • 显然,我们当中(指作者当时面临需要赶G处境时的团队)没有一个人有赶G的恩赐,但JH发生了这些事,我们就得回应。我们相信即使我们或许出错,S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赐福给我们...我认为DG在赶G事工上的重要性,近似于它在事奉受膏抹上的重要性。
  • 合乎SJ的JH总是个不舒服的地方,因为他们仍不住地寻求合乎SJ的整全性。SJ真理是广阔而完全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并不完全,我们的思想是有限制的。因此,我们总要面对一个挑战,就是要接受一些SJ真理,那是我们所从未开放地接受的;事实上,这正是典型的JDT生活。我们有出人意外的平安,因为S已完全接纳我们;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平安,因为我们未完全接纳S所赐予的一切。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要经历这种神圣的张力。
  • JDT对于需要的正常反应是怜悯...我们绝不可以从事奉得着身份的认同,把个人的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需要上;我们的安全感必须来自于JD。靠着在JD里的安全感,我们就有力量,能怀抱世人的需要,生出怜悯人的心...我们若扎根于S里面的喜乐和安全感,就能承担别人的痛苦而不致在情感上崩溃了...我们先要追求S的喜乐,然后才开放自己,迎向受伤的世人的痛苦...对于那些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们有些在面对别人的需要时,就陷入到不健康的狂热之中,这种运作模式通常会令人耗尽;而另一些人则避免介入其中。(注:最后一段需要思考)

书中的这章仍提到了一些其他有价值的点,不过,今天的书摘暂时到这里,后面继续分享。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 [ Carol ] 享有,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转载,本声明具有法律效力,作者保留法律范围内的一切权利。

发表留言